主题评价:
  • 0 次(票) - 平均星级: 0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
處暑養生看這理 處暑養生六個小常識
#1
Bug 

導讀: 處暑
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。 「處」含有躲藏、終止的意思,「處暑」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了。處暑時節最適合養生,那麼處暑養生看這理怎麼看?處暑養生六個小常識是什麼呢?想知道就來瞧小編的介紹吧。
[图: KCIN3fDpa3dIoOqZWpzeMWvY.jpg]
處暑
處暑養生看這“理”
處暑節氣
過後,天氣漸涼,從炎熱的夏季轉向涼爽的秋天,人們也開始從防暑降溫逐漸過渡到防寒保暖上來。此時,可能大家比較關注腳的保暖,殊不知肚臍也容易受寒。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,皮下沒有脂肪組織,但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,因此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,並且最容易穿透彌散。若不注意腹部的保暖,寒氣容易透過肚臍侵入人體。如果寒氣直中腸胃,就會發生急性腹痛、腹瀉、嘔吐;如果寒氣在小腹部位不斷積聚,還會引發泌尿生殖系統的疾病。
處暑時節,雖說氣溫有所下降,但「秋老虎」的出現還是會讓人感到炎熱難耐,加之秋季空氣濕度較小,人體就很容易出現各種不適。一般來講,空氣相對濕度達到40%~60%時,人體覺得最舒適,過高過低都會覺得不舒服。由於秋天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小,其相對濕度下降,如果空氣的相對濕度在30%以下時,人們就會感覺到皮膚乾澀粗糙,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乾,大便乾結等,及時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發展為疾病。中醫認為,夏季肌體出汗過多,體內水分儲備不足,到了秋天,燥熱病邪就容易侵入人體,傷及肺津,繼而傷胃津,這樣持續下去最終還會損耗肝腎津液,致使身體出現各種「失水」症狀,即「秋燥症」。
處暑養生六個小常識
1.合理飲食調理:處暑時節,要避免暴飲暴食,尤其是寒涼的食物。宜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如新鮮蔬菜、水果、粥等。避免食用過多辛辣刺激的食物,以減輕對消化系統的負擔。
[图: WiADZWte4GWbpBKYYfIEuv6v.jpg]
處暑
2.適當補充水分:夏季容易流汗,身體水分流失較快。因此,要多喝水,但也不要過量。可以選擇喝些淡鹽水或含有電解質的飲料,有助於補充體內流失的礦物質。
3.午休調節:處暑時節,中午陽光強烈,氣溫較高,容易導致人體疲勞。中午可以適當休息,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長時間活動。午休有助於恢復體力,保持身體的平衡。
4.穿著適當:處暑時節,可以選擇透氣性好的衣物,避免穿著過於緊身厚重的衣物。遮陽帽、太陽眼鏡等也是必要的防曬用品,以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。
5.維持情緒穩定:中醫認為情緒波動與身體健康有密切關係。處暑容易讓人感到煩躁不安,因此要學會調節情緒,可以透過散步、練習冥想或參與喜愛的活動來放鬆自己。
6.適當運動:雖然處暑時節炎熱,但適當的運動對於身體健康仍然非常重要。可以選擇清晨或傍晚時分進行戶外活動,避免在氣溫最高的時候運動。依照個人體質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,如散步、瑜珈或太極等。
結論:以上是小編整理的「處暑養生看這理,處暑養生六個小常識」內容,希望能夠帶給大家幫助。
回复


Bookmarks

社区跳转:


正在浏览该主题的用户: 1 个游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