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:處暑之後,秋意漸濃,處暑節氣前後的習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。那麼,此時全國各地都有哪些民俗活動呢?處暑前後在我國民間,人們重視的節日有七夕節、中元節,在這些節日中有許許多多的民俗活動。那麼,處暑節氣民俗去哪看呢?處暑有哪些民俗活動呢?想知道就來瞧小編的介紹吧。
處暑
七夕節活動多
七夕節
,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,為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。相傳在七夕這一天,牛郎與織女會在鵲橋團圓相會,所以世間無數的癡男信女都會在七夕這天晚上夜深人靜時刻,對著星空祈禱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。我們知道,織女是個美麗聰明、心靈手巧的仙女,所以女孩們除了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外,還要向織女祈求智慧和巧藝。因此,七夕節也被人們稱為「乞巧節」、「少女節」或「女兒節」。如今,隨著人們對傳統節日的日益重視,七夕節也成了「中國情人節」。
七夕這天,人們要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。東晉葛洪的《西京雜記》就有「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,人俱習之」的記載,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。此外,南北朝有喜蛛應巧,明清有投針驗巧的習俗。七夕這天,人們還要拜織女、拜魁星。舊時,拜織女純粹是少女、少婦的事。少女少婦們會預先約好,到七夕舉行儀式,就是擺上桌子,放上茶、水果、五子(桂圓、紅棗、榛子、花生、瓜子)以及鮮花、紅紙、小香爐等。大家圍坐在一起,一面吃花生、瓜子,一面朝著織女星座,默念自己的心事。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、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,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。大家玩得十分盡興,通常要到半夜才會散去。七夕是魁星的生日,而魁星主掌考運,所以每到七夕,想考取功名的讀書人都要祭拜魁星,祈求自己能考運亨通,金榜題名。
處署時節慶中元
中元節
,又稱“七月節”、“孟蘭盆會”,與除夕、清明節、重陽節並稱為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。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。在東漢末年,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,首過即需上“三官手書”,分別投於天、地、水中,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,以祈求平安。到唐代,上元、中元、下元的三元日定型化,成為祈求玄元皇帝(太上老君、老子)的三元節日,皇帝率百官參與節日儀式。唐、宋以後,已成為民俗節日。
處暑
1.中元節的來歷
中元節被稱為“孟蘭盆會”,與佛教傳入有關。佛教徒根據印度一種佛教儀式追薦祖先,佛教也在這一天舉行超度會,也就是「孟蘭會」。孟蘭盆的意義是倒懸,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,懸掛著,苦不堪言。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,便需要誦經,佈些食物給孤魂野鬼。
此舉正好與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。
相傳,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,地宮下降,定人間善惡,道士於是夜誦經,餓節囚徒亦得解脫。閻羅王於每年七月初一打開鬼門,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。七月的最後一天,重關鬼門之前,這群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。在民間,從鬼門打開到月底鬼門關閉,都要舉辦普度施法活動。鬼節之時,放出來的冤魂怨鬼無法託生,纏綿在地域裡非常痛苦,想託生卻又找不到路。倘若這天這些鬼魂能拖著一盞河燈就能找到託生的道路。於是中元節的晚上,人們會在河湖海之中投放河燈,並任其漂流。
2.慶中元,求平安
如今,每到農曆七月中元節,全國各地都要隆重舉行「慶贊中元」。人們用酒肉、糖餅、水果、全豬、全羊等祭品來舉行祭祀活動,更隆重的還要請來僧人、道士誦經作法超度亡魂。例如在江西、湖南的一些地區,中元節是比清明節或重陽節更重要的祭祖日。不管是什麼樣的活動,目的都相同,那就是慰藉在人間遊蕩的諸多鬼魂,並祈求先人保佑家人平安順利。
處暑過後,天高氣爽,秋意正濃,非常適合人們出遊迎秋觀景。處暑過,暑氣止,天氣不再像酷夏那樣炎熱,此時天空的雲朵疏散而自如,民間就有「七八月看巧雲」的說法,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到戶外,去感受秋天帶來的無限愜意。
結論:以上是小編整理的「處暑節氣民俗,處暑有哪些民俗活動」內容,希望能夠帶給大家幫助。
處暑
七夕節活動多
七夕節
,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,為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。相傳在七夕這一天,牛郎與織女會在鵲橋團圓相會,所以世間無數的癡男信女都會在七夕這天晚上夜深人靜時刻,對著星空祈禱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。我們知道,織女是個美麗聰明、心靈手巧的仙女,所以女孩們除了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外,還要向織女祈求智慧和巧藝。因此,七夕節也被人們稱為「乞巧節」、「少女節」或「女兒節」。如今,隨著人們對傳統節日的日益重視,七夕節也成了「中國情人節」。
七夕這天,人們要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。東晉葛洪的《西京雜記》就有「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,人俱習之」的記載,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。此外,南北朝有喜蛛應巧,明清有投針驗巧的習俗。七夕這天,人們還要拜織女、拜魁星。舊時,拜織女純粹是少女、少婦的事。少女少婦們會預先約好,到七夕舉行儀式,就是擺上桌子,放上茶、水果、五子(桂圓、紅棗、榛子、花生、瓜子)以及鮮花、紅紙、小香爐等。大家圍坐在一起,一面吃花生、瓜子,一面朝著織女星座,默念自己的心事。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、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,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。大家玩得十分盡興,通常要到半夜才會散去。七夕是魁星的生日,而魁星主掌考運,所以每到七夕,想考取功名的讀書人都要祭拜魁星,祈求自己能考運亨通,金榜題名。
處署時節慶中元
中元節
,又稱“七月節”、“孟蘭盆會”,與除夕、清明節、重陽節並稱為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。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。在東漢末年,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,首過即需上“三官手書”,分別投於天、地、水中,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,以祈求平安。到唐代,上元、中元、下元的三元日定型化,成為祈求玄元皇帝(太上老君、老子)的三元節日,皇帝率百官參與節日儀式。唐、宋以後,已成為民俗節日。
處暑
1.中元節的來歷
中元節被稱為“孟蘭盆會”,與佛教傳入有關。佛教徒根據印度一種佛教儀式追薦祖先,佛教也在這一天舉行超度會,也就是「孟蘭會」。孟蘭盆的意義是倒懸,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,懸掛著,苦不堪言。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,便需要誦經,佈些食物給孤魂野鬼。
此舉正好與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。
相傳,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,地宮下降,定人間善惡,道士於是夜誦經,餓節囚徒亦得解脫。閻羅王於每年七月初一打開鬼門,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。七月的最後一天,重關鬼門之前,這群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。在民間,從鬼門打開到月底鬼門關閉,都要舉辦普度施法活動。鬼節之時,放出來的冤魂怨鬼無法託生,纏綿在地域裡非常痛苦,想託生卻又找不到路。倘若這天這些鬼魂能拖著一盞河燈就能找到託生的道路。於是中元節的晚上,人們會在河湖海之中投放河燈,並任其漂流。
2.慶中元,求平安
如今,每到農曆七月中元節,全國各地都要隆重舉行「慶贊中元」。人們用酒肉、糖餅、水果、全豬、全羊等祭品來舉行祭祀活動,更隆重的還要請來僧人、道士誦經作法超度亡魂。例如在江西、湖南的一些地區,中元節是比清明節或重陽節更重要的祭祖日。不管是什麼樣的活動,目的都相同,那就是慰藉在人間遊蕩的諸多鬼魂,並祈求先人保佑家人平安順利。
處暑過後,天高氣爽,秋意正濃,非常適合人們出遊迎秋觀景。處暑過,暑氣止,天氣不再像酷夏那樣炎熱,此時天空的雲朵疏散而自如,民間就有「七八月看巧雲」的說法,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到戶外,去感受秋天帶來的無限愜意。
結論:以上是小編整理的「處暑節氣民俗,處暑有哪些民俗活動」內容,希望能夠帶給大家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