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评价:
  • 0 次(票) - 平均星级: 0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
填倉節是什麼節慶 填倉節怎麼來的
#1
Bug 

導讀:填倉節是什麼節慶?填倉節怎麼來的呢?填倉節,為每年 正月二十五
,據說是倉王爺的生日,這是中國民間一個象徵新年五穀豐登的節日。所謂填倉,意思是填滿穀倉,相信每個農民的願望就是如此,接下來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吧。
[图: jdq3n7ApW0OGbzsuCUyE4j84.jpg]
填倉節
填倉節
是什麼節日
填倉節,又稱“添倉節”,“天倉節”,舊曆正月二十三日為“小填倉”,二十五日為“大填倉”,京郊農村對之信仰極為普遍。據《史記·天官書》上說,主管糧倉的星神稱之為“天倉星”,即二十八宿中的胃土雉。另外據民國二十九年三月二日《實報》載文《添倉祀倉身》謂「清時京通十七倉皆米穀滿厥,至添倉日,總督倉場侍郎衙門率各倉監督,祭倉於海運倉,祭畢舉行聚餐。神禮,晚間尚有燃放煙火花盒者。陸陳廣眾''來糶萬糧''財谷豐盛'等吉利語較之新年'恭喜發財'、'一順百順'等猶顯火熾,此為糧行之添倉。不致祭,但都要買些米麵、煤炭來充實自家的生活儲備。清《帝京歲時紀勝》載:「當此新正節過,當廩為虛,應復置而實之,故其日曰填倉。」全家必於是日吃「犒勞」。
在民間還流傳著填倉節的來歷:相傳在很早以前,我國北方遇到連年旱災,赤地千里、顆粒未收。但封建帝王不顧黎民百姓死活,同往年一樣,橫徵暴斂,弄得怨聲載道,餓死遍野。卻說有個看守糧倉的官吏,目睹這一慘景,於心不忍,便將糧倉打開,救濟了百姓。他知道這觸犯了王法,皇帝絕不會饒恕他。於是他要百姓把糧食運走後,就放把大火把倉庫燒了,自己也活活燒死。這件事正發生在正月二十五日。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好心的官吏,重補被燒壞的“天倉”,就決定這一天為填倉節。
[图: F2xPEfA18vPxPBNiaoiW8JAs.jpg]
填倉節
明清兩代,在北京和京郊通縣建立了不少儲糧倉,如位於東城區祿米倉胡同73號的儲存京官俸米的祿米倉,位於東城區東四十條22號的原明朝皇家倉庫之一的南新倉(現存倉庫十二座),位於北新倉胡同16號的原明清兩代儲糧庫的北新倉(倉厥七座六十間)等等,均為「天子內倉」。祿米倉歷來由戶部侍郎或尚書總理轄(據書載:倉內曾有明代歷任倉監督的題名石碑,一代名臣,中介公海瑞也曾在此任倉監督,惜今日石碑已失傳。此倉內還有清世宗雍正皇帝禦書的「慎儲九谷」的堂額)。每年由運河運到此處的糧食有四百萬石之多。 1900年,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,北新倉的糧食全被拍賣,並擄走全部銀兩。民國期間,這裡又被改作陸軍被服廠,現為北京軍區某部的倉庫。在清代,每逢填倉之際,這些糧倉內還有規模很大的官方活動,並舉行祭神儀式,供奉升斗神(大耗星君)和倉神,一時間各官倉的倉神廟均香火很盛,同時還要燃放煙火鞭炮,酬神演戲,大排筵宴。
市內的米麵糧銀行、切面鋪、饅頭鋪,其時也有祭倉神的習俗,只是這些倉神面目不一,有的是蕭何,有的是韓信,也有的是劉宴,一家一個模樣,令人啼笑皆非。
民間俗諺道:“填倉,填倉,小米乾飯雜面湯。”這就是城郊農民吃的“犒勞飯”,此時若有客人到來,必苦苦挽留,令其在此用飯。小米出自谷,古人稱為“嘉禾”,三國時期即用穀來祭祀祖先。雜面實為綠豆麵,綠豆,古人稱為「荏菽」。種豆類植物容易在當年有較大保證的收成,農家種它以備荒年的難關,由此可見,那香噴噴的小米乾飯和嫩滑軟香的雜麵湯是很有一番用意和寄託的。至於農家所謂填倉活動就是於正月二十五日黎明,家家戶戶都在院里或打穀場上,用篩過的炊灰撒出一個個大小不等的圓圈,象徵著糧囤。在裡邊放些五穀雜糧。是祈望五穀豐登、糧食滿囤的意思。
結論:以上是小編整理的「填倉節是什麼節日,填倉節怎麼來的」內容,希望能帶給大家幫助。
回复


Bookmarks

社区跳转:


正在浏览该主题的用户: 1 个游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