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n中文,海外華文网
佛學說面相,面相的好壞由什麼決定 - 可打印的版本

+- an中文,海外華文网 (https://anccq.com)
+-- 版块: 金融,网购,软件,风水 (https://anccq.com/f-%E9%87%91%E8%9E%8D-%E7%BD%91%E8%B4%AD-%E8%BD%AF%E4%BB%B6-%E9%A3%8E%E6%B0%B4)
+--- 版块: 风水,星座,相术,解梦 (https://anccq.com/f-%E9%A3%8E%E6%B0%B4-%E6%98%9F%E5%BA%A7-%E7%9B%B8%E6%9C%AF-%E8%A7%A3%E6%A2%A6)
+---- 版块: 面相 (https://anccq.com/f-%E9%9D%A2%E7%9B%B8)
+---- 主题: 佛學說面相,面相的好壞由什麼決定 (/%E4%BD%9B%E5%AD%B8%E8%AA%AA%E9%9D%A2%E7%9B%B8-%E9%9D%A2%E7%9B%B8%E7%9A%84%E5%A5%BD%E5%A3%9E%E7%94%B1%E4%BB%80%E9%BA%BC%E6%B1%BA%E5%AE%9A)



佛學說面相,面相的好壞由什麼決定 - chist - 04-06-2024

佛學說面相目錄
佛學上如何看待眼眉稀少?
面相的好壞由什麼決定
佛學認為面相是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內心和命運的。面相包括五官、眉形、鼻形、嘴形、臉型、眼睛等方面。佛教認為,一個人的五官相貌是由前世的業力所決定的,也就是說,一個人的命運和性格都可以從面相中看出來。佛教認為,面相的好壞並不是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唯一因素,但它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命運。

佛教認為,面相好的人通常是善良、聰明、有才華、有領導能力、適應力強,容易獲得成功;而面相不好的人通常是性格孤僻、多疑、固執、容易發脾氣、沒有領導能力,容易失敗。佛教也認為,面相可以改變,透過修行和改變自己的行為,一個人可以改變自己的面相,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。 "。
佛學上如何看待眼眉稀少?
佛學上說相由心生。
所以佛學上最重要的看待的是心,並不是相,相只是心的一個體現。
所以人最重要的是修心。
心好了,相自然就眉清目秀了。
至於你的眉毛稀少,我覺得這並不是什麼問題。
最多只是不好看一點,但如果你做個好人,我相信大家不會在乎你這個眉毛是否稀少。
對於佛學來講,最重要的就是,我們要認命,認命其實就是認識自己的命運。
認命以後你才有可能改變命運,才能夠認識自己,其實認命就是認識自己的一個過程,而要認識自己就要從心開始。
當你仔細去觀察自己內心的時候,你會發現你的心裡面的想法非常的多,有好有壞,我們人會隨波逐流,會隨著自己的心起伏不定,所以這就造成了我們的命運,因此只有降服了自己的心,你的命才會好,這就是要認命才能改命的意思。
所以你眉毛稀少這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的心能不能夠穩定。
佛家說戒,定,慧。
為人處事最重要的是看你有沒有智慧。
而不是眉毛多與少,這個完全沒有必要去擔心。
孔子說,君子謀道不謀食。
除了謀道以外,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放在一邊,我認為你沒有必要擔心在一些外表上的事情。
因為這不是重要的。
重要的是你怎麼能讓自己的心平靜。
這才是佛學的重點。
佛家所講的一切都是圍繞著心說的。
這就是佛學對面相的一個看法。
面相的好壞由什麼決定
面相是什麼樣由內心的想法、態決定;所處的環境隨著人的心情、情態而改變。
每個人的命運是自己主宰和把握的,福氣是自己創造、產生的。
主要是講凡是由人自身的態度、主觀決定的。
源自佛教《無常經》:世事無相,相由心生,可見之物,實為非物,可感之事,實為非事。
物事皆空,實為心瘴,俗人心,處處皆獄,惟有化世,堪為無我。
我即為世,世即為我。
相由心生,境由心轉,心繫諸佛,珠可助道.
後有:相由心生,境由心轉,心繫諸佛,珠可助道。
境由心轉也作境隨心現。
相由心生,境隨心現。
這句話體現的是佛學唯心論哲學,飽含佛學古樸的深刻哲理。
,當代佛學是開放性的,這兩句話有很多種解釋,並延伸了多種涵義。
相由心生意指萬物表像都是由心念所產生,萬象皆虛,唯真理藏於心中。
心善則相善,心惡則相惡。
延伸涵義:人的外在精神狀態反映內在生理及心理狀態。
境隨心現意指人所處的環境及境遇會隨著心境的轉變而轉變,故又有境隨心轉則悅,心隨境轉則煩。
從心理學的層面來說,每個人的面相都反應著其相對應的身體和心理的狀態,比如一個身體健康、身心愉悅的人,其通常在相學中都天庭飽滿、紅光滿面、神采奕奕。
相反,一個身體有病,或者苦惱憂愁的人通常愁雲密布、眉頭緊鎖,其多半是很難有順心的事。
眼界即是心界,而面相即為心相,相由心生就是這個道理。
擴充資料:
無常經是佛教典籍,梵名Anityata^ -su^tra 。
全一卷。
唐代義淨譯於大足元年(701)。
又稱無常三啟經、三啟經。
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。
旨在闡述老病死之難免。
本經原或為某經之一部分,未知何時被分出,而用於送葬之時請僧侶讀誦。
由本經可窺知佛教徒所行葬法之一斑,實為研究宗教風俗之珍貴文獻。
[開元釋教錄卷九、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三、釋氏要覽卷下送終部]
參考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