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看待西方節慶的湧入 傳統節慶傳承的文化內涵 -
chist - 10-25-2024
導讀:隨著情人節、母親節、聖誕節等眾多西方節日的“入侵”,越來越多的人熱衷過“洋節”,傳統節日在有意無意間被淡化。老一輩慨嘆“過年味淡了”,節日歡樂也少了,端午節、七夕節、重陽節逐漸被年輕一代遺忘,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場“節日之爭”?如何看待西方節日的湧入?想知道傳統節慶傳承的文化內涵,就來瞧瞧小編的介紹。
節慶
如何看待西方節日的湧入
根據調查,從1998年的 聖誕
開始,北京的西單、王府井等大商場在每年12月15日左右就擺出聖誕樹,上面掛滿各種各樣的小飾物,100%的專賣店工作人員戴上了聖誕老人專用的俏皮帽子,站在門口啪啪地拍手促銷。上海城裡,70%的14至30歲的年輕人在平安夜選擇走出家門,狂吃狂歡,其中90%的人會選擇像JJ、紐約客等可容納千人的大型迪斯科舞廳,去參加通宵達旦的化妝舞會。相當一部分年輕人當被問起「七夕節」時搖頭不知,卻對舶來的情人節津津樂道。在遼寧,2005年情人節當日,14家大型百貨商場、購物中心達到春節長假日銷售額的最高峰,實現商品銷售額7,341.3萬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39.8%。
一項調查顯示,每年過聖誕節的人群中,18歲至28歲之間的年輕人是主力軍,而28歲以上的人群在過聖誕節的人中位居第二。但許多年輕人對「洋節」是怎麼回事也並不十分清楚,只是大家熱鬧我也要熱鬧。另一方面,東西文化的大融合,西方文化進入中國,年輕人盲目追逐時尚,也造成了「洋節」的氾濫。
而精明的商家瞅準了年輕人對“洋節”的偏愛,每逢佳節倍思“金”,抓緊時機擴展商機,大肆炒作。以至於專家指出:“‘洋節’大多是商人炒作起來的。”
就此,著名民俗學家、全國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烏丙安先生說:「中國的端午節、清明節等很多優秀的傳統節日都已被慢慢淡化了,現在很多青少年並不知道這些節日該怎麼過,商家炒作洋節,孩子們也就跟著過洋節。
他認為應該挖掘傳統節日的內涵。對於傳統節日,有些人記憶中的風俗似乎除了吃飯,鮮有其他。春節吃餃子, 正月十五吃元宵
,中秋吃月餅,端午吃粽子……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的一份調查顯示,對於“洋節與中國傳統節日有何區別”,57.1%的男性認為“中國傳統節日停留在吃、穿等物質水平上,而洋節更注重精神的交流”,60.7%的女性認為“洋節輕鬆自在,中國傳統節日過得累”。
節慶
全國政協常委、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說:「節日民俗是一個民族的盛典,它絕對不是簡單的吃喝穿戴。當務之急要還原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,還它們一個'本真面目'。」他說,一個節日是有很多載體的,它必須有傳說,必須有故事,例如中秋節有嫦娥奔月、吳剛砍樹,端午節有屈原投江。二是它必須有活動和儀式,如歌舞、賽龍舟、踏青、登高、插柳、插艾蒿、插著茱萸等等。每個節日都有豐富的內容,而且這些都是能創造和表觀出中華民族那種文雅、雍容、浪漫的氣質的。
傳統的歲時節日是人們透過對大自然的掌握而形成的,包括固定的節期和特定的文化活動。春節、元宵、清明……都是透過歷史傳承下來的,有幾千年的歷史,這些節日有的表達了人們對歷史人物的紀念,有的是配合農業生產和勞動生活的,有的來自神話傳說,有的傳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慾望。總之,這些傳統的節令、風俗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的經濟狀況、生活習慣及道德風貌等,其中有許多中華民族珍貴的生活史料,是歷代民眾共同創造的精神文明的沉澱,我們應該繼承傳統節日中的精華,這才是中華民族的「根」。
傳統節日的形成,經歷了我們民族和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的積累凝聚,是中華民族一筆寶貴的精神遺產。
在節日的「土洋之爭」中,傳統節日並不缺乏精神層面的東西,關鍵在於真正讓民眾發自內心地認同這種出自本土的文化,使之成為維繫民族凝聚力的源頭。其實像元宵、清明、端午、重陽這些節日,本身都是重親情、極富情味的,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。
眾所周知,我們最主要的傳統節日“七重八節”,包括正月正(春節)、二月二龍抬頭、三月三簪柳節(穿紅衣綠襖,古代的植樹節)、五月五端午節、六月六「蟲王節」(打掃的節慶)、七月七七夕節、九月九重陽節。八節則指四立、兩至、兩分。
但是,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些節日有的被淡化,而有的則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和內涵。專家指出,隨著社會發展,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必將“在變化中生存”,同時,這種變化也是老百姓選擇的結果。
結論:以上是小編整理的「如何看待西方節慶的湧入,傳統節慶傳承的文化內涵」內容,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