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: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最為隆重的節日,例如苗族最為隆重的節日是苗年,水族年節最為隆重的是卯節,人們在這些節日里載歌載舞,把酒言歡,踏青尋春,酬謝祖恩,一切程式都源自於對生命的敬重、對生命的持守。那麼,龍騰百業興的砲龍節是怎麼樣的呢?是哪個民族的節日呢?想知道炮龍節的活動是什麼,就來瞧瞧小編的介紹吧。
砲龍節
龍騰百業興的砲龍節
砲龍節是賓陽縣的傳統節日,每年農曆正月十一,各家各戶都會湧上街頭,外地遊客也會慕名前來,共同歡慶這一盛大節日。
賓陽炮龍節
具有悠久的歷史,相傳起源於宋代,與狄青和儂智高在崑崙關之戰有關。北宋皇祐年間(1049—1054),朝廷命狄青為將領,率軍徵伐儂智高。狄青至崑崙關時,正值元宵節,為迷惑儂智高,他下令駐守士兵大鬧元宵。狄軍依照傳統習俗,用稻草紮成龍,以燃燒竹子發出的劈啪聲當作爆竹,一邊燃燒竹子一邊舞龍。儂智高得知狄軍在鬧元宵,放鬆了警戒。狄青趁亂連夜突襲,大敗儂智高。從此以後,舞龍的習俗就被保留下來,並被賦予了新的寓意,寓意祈求新年風調雨順、五穀豐登。
炮龍的製作工藝
砲龍節的重點是製作砲龍,砲龍的製作過程複雜,用時較長,只有技術純熟的師傅才能做出既堅固又好看的砲龍。製作砲龍的師傅一般從9月就開始準備。先要把製作龍身的竹子準備好,新鮮的「牛筒竹」經過切割晾曬,是製作砲龍的最好材料,這種竹子的竹節長、韌性大,經過切割晾曬後最適合製作龍身。製作龍骨架的竹子是經過精挑細選的,一般只使用中間竹節最長的一段。竹條切割好後,就開始紮龍身。龍身由麻繩串聯7或9個竹簍而成。龍身的骨架搭好後,就開始一層層地把紙糊上去,先糊砂紙,再糊牛皮紙,最後糊宣紙,每糊完一層都要等晾乾後再糊下一層,如此反复,龍身的框架才算做好。之後就是給龍身上色。
先用筆畫出基本輪廓,再塗上對應的顏色,貼好龍鱗,並黏上棉線做成的龍鬚,貼黃色龍鬚的是老龍,其他的為紅色龍鬚。砲龍製作完成後,還要用噴灑了鹽水的布包裹,避免爆竹引燃龍身。俗話說“爆竹不止,舞龍不停”,舞砲龍是一項體力活,舞龍隊需要人手替換,一個七節龍,就需要30多個舞龍人。
砲龍節
炮龍節的活動是什麼
砲龍節
主要有「遊彩架」「燈酒會」「舞砲龍」三個部分。
「遊彩架」即彩架遊行,根據史料記載,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,是兼顧技巧和造型的表演形式。每台彩架由幾個大人推著前進,彩架上站著2~3個小孩。根據不同的故事,小孩裝扮成不同的形象,其中有歷史故事,也有現代故事。彩架遊行隊伍一般還伴隨舞龍隊、舞獅隊和樂隊。
“燈酒會”又稱“燈會”,以自然村為單位,全村推選一名上一年生男丁的家長擔任“頭人”,負責燈酒會的一切事宜。每家選派一人參加村社的集體聚會,共同商討當年農業生產等重大活動,並進行聚餐。這也是聯絡鄰裡鄉親感情的一種形式。燈酒會的活動場所設在本村社壇附近。舉辦燈酒會的經費由各家集資。取燈即為了求嗣。燈會前,想要求嗣添丁的人家可以報名取燈,燈會組織者根據報名人數的多少提前製作好「蓮花燈」。燈會當天,由“抱花岳父”手提“蓮花燈”,在“頭人”等眾人簇擁下,敲鑼打鼓把“蓮花燈”送到取燈人家。拜祭後,眾人歡唱祝賀歌,「頭人」帶領燈會參加者去赴宴,其他人留在取燈者家裡鬧宴。
「舞砲龍」是砲龍節的高潮所在,主要包括開光儀式、舞砲龍、送龍儀式等環節。
開光儀式在寺廟舉行,眾人把砲龍引到寺廟,一名長者把雞血塗到龍珠和龍眼上。塗好雞血後,砲龍在鞭炮齊鳴、鑼鼓喧天中離開。至此,開光儀式圓滿完成。
舞砲龍開始,由一人手持龍珠做引領,砲龍追著龍珠在各家各戶門前舞過,身後跟著鑼鼓隊和火把隊。為了吸引砲龍在自家門前停留時間長一些,家家戶戶都在門前點燃鞭炮,競相吸引砲龍。大家認為,鞭炮燃越多越響,砲龍在家門口停留的時間越長,這一年的運氣就越好。為了求得一年的順暢、好運連連,大家圍著砲龍你爭我搶。人們認為砲龍全身都是寶,不管搶到龍鬚、龍鱗還是龍珠,都能帶來好運,得到庇佑,心想事成。
砲龍在舞動時,男女老少紛紛在龍肚下穿梭,意為“鑽龍肚”,以此祈求吉祥如意,希望大人平安順利,生活幸福,小孩聰明伶俐,健康成長。伴著噼裡啪啦的鞭炮聲、人們的歡呼聲和鑼鼓的喧囂聲,男女老少在龍肚下鑽來鑽去,絲毫不畏懼鞭炮在身邊炸響。
待舞龍隊從村頭一直舞到村尾,舞砲龍已接近尾聲,舞龍隊來到既定位置,舉行傳統的送龍儀式。在燃燒的熊熊烈火和人們的歡呼聲中,舞龍隊把砲龍投到燃起的大火中,砲龍一邊燃燒,人們一邊敲鑼打鼓。大家會在大火上撐一鍋“龍粥”,分食完“龍粥”,舞砲龍儀式就圓滿結束了。
賓陽砲龍節於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一年一度的砲龍節活動成為賓陽縣社會經濟發展的「助推器」。為了進一步擴大砲龍節的影響力,賓陽縣人民政府在傳統的民俗表演基礎上,增加了美食節、歌舞晚會表演、文化體育節等活動。如今,賓陽砲龍節已成為廣西賓陽的文化名片,享譽海內外。
結論:以上是小編整理的「龍騰百業興的砲龍節,炮龍節的活動是什麼」內容,希望能帶給大家幫助。
砲龍節
龍騰百業興的砲龍節
砲龍節是賓陽縣的傳統節日,每年農曆正月十一,各家各戶都會湧上街頭,外地遊客也會慕名前來,共同歡慶這一盛大節日。
賓陽炮龍節
具有悠久的歷史,相傳起源於宋代,與狄青和儂智高在崑崙關之戰有關。北宋皇祐年間(1049—1054),朝廷命狄青為將領,率軍徵伐儂智高。狄青至崑崙關時,正值元宵節,為迷惑儂智高,他下令駐守士兵大鬧元宵。狄軍依照傳統習俗,用稻草紮成龍,以燃燒竹子發出的劈啪聲當作爆竹,一邊燃燒竹子一邊舞龍。儂智高得知狄軍在鬧元宵,放鬆了警戒。狄青趁亂連夜突襲,大敗儂智高。從此以後,舞龍的習俗就被保留下來,並被賦予了新的寓意,寓意祈求新年風調雨順、五穀豐登。
炮龍的製作工藝
砲龍節的重點是製作砲龍,砲龍的製作過程複雜,用時較長,只有技術純熟的師傅才能做出既堅固又好看的砲龍。製作砲龍的師傅一般從9月就開始準備。先要把製作龍身的竹子準備好,新鮮的「牛筒竹」經過切割晾曬,是製作砲龍的最好材料,這種竹子的竹節長、韌性大,經過切割晾曬後最適合製作龍身。製作龍骨架的竹子是經過精挑細選的,一般只使用中間竹節最長的一段。竹條切割好後,就開始紮龍身。龍身由麻繩串聯7或9個竹簍而成。龍身的骨架搭好後,就開始一層層地把紙糊上去,先糊砂紙,再糊牛皮紙,最後糊宣紙,每糊完一層都要等晾乾後再糊下一層,如此反复,龍身的框架才算做好。之後就是給龍身上色。
先用筆畫出基本輪廓,再塗上對應的顏色,貼好龍鱗,並黏上棉線做成的龍鬚,貼黃色龍鬚的是老龍,其他的為紅色龍鬚。砲龍製作完成後,還要用噴灑了鹽水的布包裹,避免爆竹引燃龍身。俗話說“爆竹不止,舞龍不停”,舞砲龍是一項體力活,舞龍隊需要人手替換,一個七節龍,就需要30多個舞龍人。
砲龍節
炮龍節的活動是什麼
砲龍節
主要有「遊彩架」「燈酒會」「舞砲龍」三個部分。
「遊彩架」即彩架遊行,根據史料記載,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,是兼顧技巧和造型的表演形式。每台彩架由幾個大人推著前進,彩架上站著2~3個小孩。根據不同的故事,小孩裝扮成不同的形象,其中有歷史故事,也有現代故事。彩架遊行隊伍一般還伴隨舞龍隊、舞獅隊和樂隊。
“燈酒會”又稱“燈會”,以自然村為單位,全村推選一名上一年生男丁的家長擔任“頭人”,負責燈酒會的一切事宜。每家選派一人參加村社的集體聚會,共同商討當年農業生產等重大活動,並進行聚餐。這也是聯絡鄰裡鄉親感情的一種形式。燈酒會的活動場所設在本村社壇附近。舉辦燈酒會的經費由各家集資。取燈即為了求嗣。燈會前,想要求嗣添丁的人家可以報名取燈,燈會組織者根據報名人數的多少提前製作好「蓮花燈」。燈會當天,由“抱花岳父”手提“蓮花燈”,在“頭人”等眾人簇擁下,敲鑼打鼓把“蓮花燈”送到取燈人家。拜祭後,眾人歡唱祝賀歌,「頭人」帶領燈會參加者去赴宴,其他人留在取燈者家裡鬧宴。
「舞砲龍」是砲龍節的高潮所在,主要包括開光儀式、舞砲龍、送龍儀式等環節。
開光儀式在寺廟舉行,眾人把砲龍引到寺廟,一名長者把雞血塗到龍珠和龍眼上。塗好雞血後,砲龍在鞭炮齊鳴、鑼鼓喧天中離開。至此,開光儀式圓滿完成。
舞砲龍開始,由一人手持龍珠做引領,砲龍追著龍珠在各家各戶門前舞過,身後跟著鑼鼓隊和火把隊。為了吸引砲龍在自家門前停留時間長一些,家家戶戶都在門前點燃鞭炮,競相吸引砲龍。大家認為,鞭炮燃越多越響,砲龍在家門口停留的時間越長,這一年的運氣就越好。為了求得一年的順暢、好運連連,大家圍著砲龍你爭我搶。人們認為砲龍全身都是寶,不管搶到龍鬚、龍鱗還是龍珠,都能帶來好運,得到庇佑,心想事成。
砲龍在舞動時,男女老少紛紛在龍肚下穿梭,意為“鑽龍肚”,以此祈求吉祥如意,希望大人平安順利,生活幸福,小孩聰明伶俐,健康成長。伴著噼裡啪啦的鞭炮聲、人們的歡呼聲和鑼鼓的喧囂聲,男女老少在龍肚下鑽來鑽去,絲毫不畏懼鞭炮在身邊炸響。
待舞龍隊從村頭一直舞到村尾,舞砲龍已接近尾聲,舞龍隊來到既定位置,舉行傳統的送龍儀式。在燃燒的熊熊烈火和人們的歡呼聲中,舞龍隊把砲龍投到燃起的大火中,砲龍一邊燃燒,人們一邊敲鑼打鼓。大家會在大火上撐一鍋“龍粥”,分食完“龍粥”,舞砲龍儀式就圓滿結束了。
賓陽砲龍節於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一年一度的砲龍節活動成為賓陽縣社會經濟發展的「助推器」。為了進一步擴大砲龍節的影響力,賓陽縣人民政府在傳統的民俗表演基礎上,增加了美食節、歌舞晚會表演、文化體育節等活動。如今,賓陽砲龍節已成為廣西賓陽的文化名片,享譽海內外。
結論:以上是小編整理的「龍騰百業興的砲龍節,炮龍節的活動是什麼」內容,希望能帶給大家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