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: 處暑
後,白天熱,早晚涼,晝夜溫差大;降水少,空氣濕度低。在這樣的外在環境下,我們該如何養生呢?處暑時節的食譜有哪些呢?以下是小編帶來的面面俱到話處暑養生,有興趣的朋友來瞧瞧吧。
養生
多事之秋盡量遠離“鬱悶”
處暑之時
,處於夏秋交替之際,由於自然環境發生變化,人們在秋季更容易產生淒涼、苦悶、垂暮之感,表現為心情不佳,對周圍的事物不感興趣,鬱鬱寡歡,還會出現焦慮不安、食慾減退、睡眠品質下降、精力缺乏、自我評價低、精神不振、動作遲滯等。依照秋季養生「收、養」的原則,處暑時節人們應該注意收斂神氣,以利於氣機通暢、氣血和調,養護好情志。建議每天到太陽底下接受一定時間的日光照曬,陰雨天之時要保持室內光線明亮。或多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,並做一些簡單的運動活動。總之,充足的光線以及適當的戶外鍛煉,可以調動人的情緒,增強神經的興奮性,有助於減輕或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。
處暑起居,早晚防著涼
處暑過後,暑氣消失,天氣逐漸轉涼。早晚涼,中午熱,晝夜溫差開始加大,呈現晝熱夜涼的氣候特點,此時起居要注意哪些方面呢?
首先,由於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,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,所以要調整睡眠時間,早睡早起,舒緩形體。保證良好的睡眠,以消除疲勞,保護大腦,增強免疫力。避免中午在戶外曝曬,以防暑氣傷人。其次,晝夜的溫差較大,需注意依氣溫適時添減衣服,尤其是夜晚及早晨應避免受涼,養護好陽氣,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。而後,運動調養仍需選擇舒緩的活動項目,這樣既不會耗費過多的精力,也有助於加強血液循環,改善心肺功能,增強身體免疫力,減少疾病的發生。
處暑飲食防“秋燥”
處暑過後,氣候逐漸乾燥,身體裡肺經當值,飲食上要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,以養陰祛燥邪潤肺健脾。具體來講,飲食要以清淡為宜,少食辛辣煎炸等熱性食物,要多吃蔬菜和水果。多數蔬菜和水果性寒涼,有生津潤燥、清熱通便的功效,且含大量水分,蔬果還富含維生素C、維生素B及無機鹽、纖維素,可改善燥氣對人體造成的不良影響。不過,食用新鮮蔬果一定要適量。此外,也應多喝水,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。這裡給大家列舉幾種處暑時節可常食用的食物:一是清熱祛燥的粗糧雜豆類,如麥片、黃小米、玉米、綠豆、白芸豆、百合等;二是當季的蔬果類,如蘿蔔、綠葉蔬菜、芋頭、蓮藕、南瓜、小黃瓜、梨子、柿子、葡萄、柑橘、大棗、荸薺等;三是滋陰潤燥的葷食類,如鴨肉、河魚、河蝦等。那麼,處暑時節的食譜有哪些呢?
蓮子
1.百合蓮子湯
材料:乾燥百合100克,乾蓮子75克,冰糖75克。
做法:百合浸水一夜後,沖洗乾淨;蓮子泡4小時,沖洗乾淨。將百合、蓮子置入清水鍋內,武火煮沸後,加入冰糖,改文火續煮40分鐘即可食用。
功效:安神養心,健脾和胃。
2.冬瓜薏米煲番鴨
材料:冬瓜800克,薏米、蓮子、芡實各25克,乾章魚50克,蜜棗4個,番鴨1隻,豬瘦肉50克,生薑4片,食鹽適量。
做法:慧米、蓮子、芡實洗淨、稍浸泡,蜜棗去核,蓮子去心;章魚浸泡後洗淨,切成段;冬瓜洗淨,切大塊;番鴨宰洗淨,去髒雜和尾部,切大塊;豬瘦肉洗淨,切塊。一起下瓦煲,加清水3000毫升(約12碗量),武火滾沸改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,下鹽便可。適合4~5人食用。
功效:補中益氣,平胃消食,利水消腫。
3.芝麻菠菜
材料:鮮菠菜500克,熟芝麻15克,鹽、味精、香油各適量。
做法:菠菜去根洗淨,在開水鍋中滾燙一下,撈出浸入涼水中,涼後撈出瀝乾水分,切成段,放入盤內,分別加入鹽、味精、香油,攪拌均勻,再將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。
功效:補肝益腎,開胸潤燥。
4.青椒拌豆腐
材料:豆腐1塊,青椒3個,香菜10克,香油、鹽、味精各適量。
做法:豆腐用開水燙透,撈出晾涼,切成1公分見方小丁;青椒用開水燙一下,切碎;香菜切末。將豆腐、青椒、香菜及香油、鹽、味精等攪拌均勻,盛入盤內即可。
功效:益氣寬中,生津潤燥,清熱解毒。對胃口不開、食慾不振者尤其適合。
結論:以上是小編整理的「面面俱到話處暑養生,處暑時節的食譜有哪些」內容,希望能夠帶給大家幫助。
後,白天熱,早晚涼,晝夜溫差大;降水少,空氣濕度低。在這樣的外在環境下,我們該如何養生呢?處暑時節的食譜有哪些呢?以下是小編帶來的面面俱到話處暑養生,有興趣的朋友來瞧瞧吧。
養生
多事之秋盡量遠離“鬱悶”
處暑之時
,處於夏秋交替之際,由於自然環境發生變化,人們在秋季更容易產生淒涼、苦悶、垂暮之感,表現為心情不佳,對周圍的事物不感興趣,鬱鬱寡歡,還會出現焦慮不安、食慾減退、睡眠品質下降、精力缺乏、自我評價低、精神不振、動作遲滯等。依照秋季養生「收、養」的原則,處暑時節人們應該注意收斂神氣,以利於氣機通暢、氣血和調,養護好情志。建議每天到太陽底下接受一定時間的日光照曬,陰雨天之時要保持室內光線明亮。或多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,並做一些簡單的運動活動。總之,充足的光線以及適當的戶外鍛煉,可以調動人的情緒,增強神經的興奮性,有助於減輕或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。
處暑起居,早晚防著涼
處暑過後,暑氣消失,天氣逐漸轉涼。早晚涼,中午熱,晝夜溫差開始加大,呈現晝熱夜涼的氣候特點,此時起居要注意哪些方面呢?
首先,由於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,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,所以要調整睡眠時間,早睡早起,舒緩形體。保證良好的睡眠,以消除疲勞,保護大腦,增強免疫力。避免中午在戶外曝曬,以防暑氣傷人。其次,晝夜的溫差較大,需注意依氣溫適時添減衣服,尤其是夜晚及早晨應避免受涼,養護好陽氣,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。而後,運動調養仍需選擇舒緩的活動項目,這樣既不會耗費過多的精力,也有助於加強血液循環,改善心肺功能,增強身體免疫力,減少疾病的發生。
處暑飲食防“秋燥”
處暑過後,氣候逐漸乾燥,身體裡肺經當值,飲食上要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,以養陰祛燥邪潤肺健脾。具體來講,飲食要以清淡為宜,少食辛辣煎炸等熱性食物,要多吃蔬菜和水果。多數蔬菜和水果性寒涼,有生津潤燥、清熱通便的功效,且含大量水分,蔬果還富含維生素C、維生素B及無機鹽、纖維素,可改善燥氣對人體造成的不良影響。不過,食用新鮮蔬果一定要適量。此外,也應多喝水,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。這裡給大家列舉幾種處暑時節可常食用的食物:一是清熱祛燥的粗糧雜豆類,如麥片、黃小米、玉米、綠豆、白芸豆、百合等;二是當季的蔬果類,如蘿蔔、綠葉蔬菜、芋頭、蓮藕、南瓜、小黃瓜、梨子、柿子、葡萄、柑橘、大棗、荸薺等;三是滋陰潤燥的葷食類,如鴨肉、河魚、河蝦等。那麼,處暑時節的食譜有哪些呢?
蓮子
1.百合蓮子湯
材料:乾燥百合100克,乾蓮子75克,冰糖75克。
做法:百合浸水一夜後,沖洗乾淨;蓮子泡4小時,沖洗乾淨。將百合、蓮子置入清水鍋內,武火煮沸後,加入冰糖,改文火續煮40分鐘即可食用。
功效:安神養心,健脾和胃。
2.冬瓜薏米煲番鴨
材料:冬瓜800克,薏米、蓮子、芡實各25克,乾章魚50克,蜜棗4個,番鴨1隻,豬瘦肉50克,生薑4片,食鹽適量。
做法:慧米、蓮子、芡實洗淨、稍浸泡,蜜棗去核,蓮子去心;章魚浸泡後洗淨,切成段;冬瓜洗淨,切大塊;番鴨宰洗淨,去髒雜和尾部,切大塊;豬瘦肉洗淨,切塊。一起下瓦煲,加清水3000毫升(約12碗量),武火滾沸改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,下鹽便可。適合4~5人食用。
功效:補中益氣,平胃消食,利水消腫。
3.芝麻菠菜
材料:鮮菠菜500克,熟芝麻15克,鹽、味精、香油各適量。
做法:菠菜去根洗淨,在開水鍋中滾燙一下,撈出浸入涼水中,涼後撈出瀝乾水分,切成段,放入盤內,分別加入鹽、味精、香油,攪拌均勻,再將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。
功效:補肝益腎,開胸潤燥。
4.青椒拌豆腐
材料:豆腐1塊,青椒3個,香菜10克,香油、鹽、味精各適量。
做法:豆腐用開水燙透,撈出晾涼,切成1公分見方小丁;青椒用開水燙一下,切碎;香菜切末。將豆腐、青椒、香菜及香油、鹽、味精等攪拌均勻,盛入盤內即可。
功效:益氣寬中,生津潤燥,清熱解毒。對胃口不開、食慾不振者尤其適合。
結論:以上是小編整理的「面面俱到話處暑養生,處暑時節的食譜有哪些」內容,希望能夠帶給大家幫助。